大通天成

4001385368
全国咨询服务:8:00-22:00

知识库> 政策法规> 正文

商标注册:梳理《商标法》第十四条解读

更新时间:2019-05-09 17:10:40     作者:财税小编-王晓月



摘要:商标注册不易,需要好好珍惜,但了解商标注册法更重要,只有了解商标注册法法规才能更好的维护,也能利用发费作为市场竞争的有利条件之一,我们以商标注册法第14条为例,为您讲解商标注册梳理《商标法》第十四条解读。

  商标注册不易,且行且珍惜,但了解商标注册法更重要,只有了解商标注册法法规才能更好的维护,也能利用发费作为市场竞争的有利条件之一,我们以商标注册法第14条为例,为您讲解商标注册梳理《商标法》第十四条解读。

  《商标法》第14条:驰名商标应当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作为处理涉及商标案件需要认定的事实进行认定。认定驰名商标应当考虑下列因素:

  (一)相关公众对该商标的知晓程度;

  (二)该商标使用的持续时间;

  (三)该商标的任何宣传工作的持续时间、程度和地理范围;

  (四)该商标作为驰名商标受保护的记录;

  (五)该商标驰名的其他因素。

  在商标注册审查、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查处商标违法案件过程中,当事人依照本法第十三条规定主张权利的,商标局根据审查、处理案件的需要,可以对商标驰名情况作出认定。

  在商标争议处理过程中,当事人依照本法第十三条规定主张权利的,商标评审委员会根据处理案件的需要,可以对商标驰名情况作出认定。

  在商标民事、行政案件审理过程中,当事人依照本法第十三条规定主张权利的,最高人民法院指定的人民法院根据审理案件的需要,可以对商标驰名情况作出认定。

  生产、经营者不得将“驰名商标”字样用于商品、商品包装或者容器上,或者用于广告宣传、展览以及其他商业活动中。

  商标法历次修改与条文内容

商标法

  《商标法实施细则(条例)》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2002年《商标法实施条例》第5条规定:依照商标法和本条例的规定,在商标注册、商标评审过程中产生争议时,有关当事人认为其商标构成驰名商标的,可以相应向商标局或者商标评审委员会请求认定驰名商标,驳回违反商标法第十三条规定的商标注册申请或者撤销违反商标法第十三条规定的商标注册。有关当事人提出申请时,应当提交其商标构成驰名商标的证据材料。

  商标局、商标评审委员会根据当事人的请求,在查明事实的基础上,依照商标法第十四条的规定,认定其商标是否构成驰名商标。

  2002年《商标法实施条例》第45条规定:使用商标违反商标法第十三条规定的,有关当事人可以请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禁止使用。当事人提出申请时,应当提交其商标构成驰名商标的证据材料。经商标局依照商标法第十四条的规定认定为驰名商标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侵权人停止违反商标法第十三条规定使用该驰名商标的行为,收缴、销毁其商标标识;商标标识与商品难以分离的,一并收缴、销毁。

  2002年《商标法实施条例》第53条规定:商标所有人认为他人将其驰名商标作为企业名称登记,可能欺骗公众或者对公众造成误解的,可以向企业名称登记主管机关申请撤销该企业名称登记。企业名称登记主管机关应当依照《企业名称登记管理规定》处理。

  2002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标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22条规定:人民法院在审理商标纠纷案件中,根据当事人的请求和案件的具体情况,可以对涉及的注册商标是否驰名依法作出认定。

  认定驰名商标,应当依照商标法第十四条的规定进行。

  当事人对曾经被行政主管机关或者人民法院认定的驰名商标请求保护的,对方当事人对涉及的商标驰名不持异议,人民法院不再审查。提出异议的,人民法院依照商标法第十四条的规定审查。

  2014年《商标法实施条例》第3条规定:商标持有人依照商标法第十三条规定请求驰名商标保护的,应当提交其商标构成驰名商标的证据材料。商标局、商标评审委员会应当依照商标法第十四条的规定,根据审查、处理案件的需要以及当事人提交的证据材料,对其商标驰名情况作出认定。

  2014年《商标法实施条例》第72条规定:商标持有人依照商标法第十三条规定请求驰名商标保护的,可以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提出请求。经商标局依照商标法第十四条规定认定为驰名商标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停止违反商标法第十三条规定使用商标的行为,收缴、销毁违法使用的商标标识;商标标识与商品难以分离的,一并收缴、销毁。

  2017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标授权确权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12条规定:当事人依据商标法第十三条第二款主张诉争商标构成对其未注册的驰名商标的复制、摹仿或者翻译而不应予以注册或者应予无效的,人民法院应当综合考量如下因素以及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认定是否容易导致混淆:

  (一)商标标志的近似程度;

  (二)商品的类似程度;

  (三)请求保护商标的显著性和知名程度;

  (四)相关公众的注意程度;

  (五)其他相关因素。

  注:商标申请人的主观意图以及实际混淆的证据可以作为判断混淆可能性的参考因素。

  上述便是为您整理的“商标注册梳理《商标法》第十四条解读”相关资讯,如有相关疑问直接拨打→010-63356993←获得一对一服务咨询服务。如果这样还不够,不如尝试扫码关注大通天成公众号。

商标法

热门搜索
热门资质标签:   商标注册商标法
热门阅读
相关推荐

产品推荐:

电话咨询
售前咨询电话

400-138-5368

在线咨询 官方微信
微信扫一扫

互联网资质服务

qc
售后投诉
微信扫一扫

售后投诉客服

q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