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发布的《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对利用生成合成类、个性化推送类、排序精选类、检索过滤类、调度决策类等算法推荐服务的管理和治理进行了明确规定。其中,第24条至第26条详细规定了算法推荐服务的备案制度。对此,中共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建立了算法推荐服务备案的专门网站——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备案系统(https://beian.cac.gov.cn/#/index)。此外,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还发布了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已备案信息和地方网信部门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已登记信息,形成了算法备案的实践样本。截至2024年8月14日,各备案清单汇总信息详见下表。
在境内深度合成服务算法备案清单汇总表中,共有7批次1919个深度合成算法完成了备案。整体来看,深度合成算法备案的数量随着批次的增加和时间的进展而逐渐增加并渐趋平稳和饱和。在备案主体方面,共存在服务提供者(共1460个,约占比76%)和服务技术支持者(共459个,约占比24%)两种。而这些备案的深度合成算法的主要用途则集中在:智能客服系统(约27个)、图像生成(约147个)、对话生成(约272个)、音频生成(约36个)、视频生成(约177个)、视频制作(4个)、即时通讯(3个)、图片制作(1个)、文本生成(约541个)、对话生成(约272个)、语音转文字(2个)、人脸图像(约56个)、视频会议(1个)、文本转语音(12个)、智能对话(170个)、机器翻译(10个)、内容生成(约30个)、文档生成(2个)、歌声合成(约2个)、人脸特效生成(1个)、智能问答(7个)、数字人合成(10个)、虚拟数字人(约11个)、在线教育(1个)、智能写作(6个)、数字人场景(7个)、智能客服(22个)、虚拟人生成(8个)、人机交互(1个)、内容生成(约30个)、等等。
在境内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备案清单境汇总表中,共有8批次448个信息服务算法完成了备案。在算法类别方面,个性化推送类共221个(约占比49.3%),检索过滤类共103个(约占比23.0%),排序精选类38个(约占比8.5%),调度决策类37个(约占比8.3%),信息检索类28个(占比6.25%),内容过滤类11个(约占比2.5%),生成合成类10个(约占比2.2%)。而这些备案的信息服务算法的主要用途则集中在:推荐类(含微博推荐、首页职位推荐、资讯推荐等,共221个)、信息推送(3个)、搜索功能或搜索引擎(100个)、热搜榜单(3个)、配送(6个)、短视频制作(1个)、风险识别(39个)、商品排行(2个)、即时通讯(3个)、视频检索(1个)、价格预测(1个)、信息检索(26)、榜单排序(7个)、网约车派单(14个)、等等。
在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已备案信息汇总表中,共有2批次188个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完成了备案。从这些生成式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备案主体所在城市(备案号)来看,有83个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位于北京,有34个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位于上海,有1个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位于安徽,有3个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位于天津,有11个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位于浙江,有26个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位于广东,有2个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位于贵州,有7个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位于江苏,有1个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位于山东,有1个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位于福建,有3个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位于重庆,有3个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系由央企备案(分别为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备案的九天自然语言交互大模型、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备案的联通元景大模型、中航信移动科技有限公司备案的航旅纵横千穰大模型),有4个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位于湖南,有1个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位于海南,有4个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位于四川,有1个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位于湖北,有1个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位于辽宁。
而地方网信部门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已登记信息表则呈现了26个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的登记信息,这些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分别登记于7个时间段。从属地来看,这些生成式人工智能位于北京的有2个,位于上海的有20个,位于四川的有2个,位于浙江的有2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