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信息备案,全称是区块链信息服务备案,简称就是区块链备案。是区块链行业必备的资质,随着行业规定、地方政策的出台,更加明确了区块链备案的重要性,区块链备案的要求是只要基于区块链技术基础的服务都要参与,如元宇宙、数字藏品等内容。一起看看下面的区块链备案文章吧。
一、什么是区块链备案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的《区块链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下称“《管理规定》”),要对信息服务平台如网站等,进行网上备案。管理规定的正式施行标志着我国开始了对区块链信息服务的正式监管。对于信息服务相关从业者来说,备案后意味着有法可依,防止未备案被屏蔽。据悉,目前已有部分可疑未备案网站已被屏蔽,所以,服务提供主体要尽快发起申请。《区块链信息服务管理规定》第十一条规定,区块链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在提供服务之日起十个工作日内通过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区块链信息服务备案管理系统填报服务提供者的名称、服务类别、服务形式、应用领域、服务器地址等信息,履行备案手续。所以基于区块链技术的NFT平台、数字藏品、元宇宙、Baas等都要参加备案。
截止7月29日,2022年已经发布了三批境内区块链信息服务备案编号,分别是3月份发布的第七批、5月份发布的第八批、7月份发布的第九批。
在2022年7月发布的第九批备案名录里,“数字藏品”服务抢眼,有70余家企业参与了备案,另有NFT服务备案企业11家,元宇宙服务备案企业6家。
自2019年2月15日《区块链信息服务管理规定》正式实施以来,到2022年7月25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共发布了九批境内区块链信息服务备案名单合计公布了2159个境内区块链信息服务名称及备案编号,发展呈现显著区域集中态势。
从地区分布上看,位于北京的区块链项目数544个(占25.2%);位于广东的区块链项目数385个(占17.8%);上海、浙江和江苏分别占11.2%、9.9%和9.4%;其他地区累计占比26.5%。
二、区块链信息服务备案的作用
警惕区块链带来的传播风险
区块链作为一项新兴技术,具有不可篡改、匿名性等特性,在给国家发展带来机遇、给社会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风险。通过与传播领域的结合,被一些不法分子利用传播违法有害信息,实施网络违法犯罪活动,损害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部分区块链信息服务提供者的安全责任意识不强,管理措施和技术保障能力不健全,对互联网信息安全提出新的挑战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有关负责人曾表示,出台《规定》旨在明确区块链信息服务提供者的信息安全管理责任,规范和促进区块链技术及相关服务健康发展,规避区块链信息服务安全风险,为区块链信息服务的提供、使用、管理等提供有效的法律依据。
业内人士分析,随着《规定》的出台和备案管理系统的上线,区块链信息服务将进一步规范化,有利于促进区块链信息服务健康发展。而参与提供区块链信息服务的机构需要履行备案手续,这有助于建立健全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和技术保障。
值得注意的是,《规定》曾对服务提供者主体责任进行了明确规定。主要包括:
一是落实信息内容安全管理责任;二是具备与其服务相适应的技术条件;三是制定并公开管理规则和平台公约;四是落实真实身份信息认证制度;五是不得利用区块链信息服务从事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的活动或者制作、复制、发布、传播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的信息内容;六是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和服务协议的区块链信息服务使用者,应当依法依约采取处置措施。
三、区块链备案重要政策
2016年, 这是起步阶段。国务院发布《“十三五”国家信息规划》, 首次将区块链列入国家信息化规划, 并将其定为战略性前沿技术。
2019年, 进入发展拐点。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会议将区块链定义为国家核心技术自主创新重要突破口。
2021年12月, 走向腾飞阶段。国务院关于印发“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的通知。区块链纳入“十四五”规划七大数字经济重点产业迎来全面发展。
2022年7月,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上海市数字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规划中多次明确提及区块链关键领域关键技术的重要性,支持Web3.0、NFT、元宇宙等新产业新模式,支持龙头企业探索NFT(非同质化代币)交易平台建设,研究推动NFT等资产数字化、数字IP全球化流通、数字确权保护等相关业态在上海先行先试,推动“区块链+”技术研发和应用落地,构建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和自主可控的区块链发展生态。这是国内政府首次明确支持NFT而非数字藏品,以及大力鼓励Web3.0和区块链的建设和发展,给行业带来了明确的发展方向。
综上所述,关于区块链信息备案,区块链备案的作用是什么的文章,如果您需要办理区块链备案或者想更多咨询问题,请联系大通天成在线客服。也可以拨打我们的电话13391522356。